A.研究者
B.欣賞者
C.學習者
D.評析者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診斷性聽課
B.專題性聽課
C.檢查性聽課
D.個案觀察式聽課
A.傾聽學生的言語
B.觀看學生的行為
C.關注學生的情緒
D.體察學生與教師互動過程中的情感和態(tài)度變化
A.學生學習的參與性
B.教學內容的生活性
C.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D.教學評價的多元性
A.帶著教學需求去聽課
B.帶著課程理念去聽課
C.帶著實用標尺去聽課
D.帶著挑剔眼光去聽課
A.學習課程標準,把住方向盤
B.結合課題研究,關注教學策略
C.憑借個性教學風格,開拓設計思路
D.熟諳名家名課,適時學以致用
最新試題
1919年,我國開始有人使用幻燈機進行教學活動,這類似于美國的視覺教育,可以認為是中國教育技術的起步。1936年,我國學者使用()的概念概括了這種使用電影機、幻燈機等現(xiàn)代化的聲、光、電設備進行教育和教學活動,并于1983年改稱為教育技術。
上個世紀60年代,教育與心理學家將行為科學中任務分析、行為目標、標準參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概念與方法有機結合,提出了早期的“系統(tǒng)的設計教學”模型,當時稱之為()或系統(tǒng)開發(fā)。
在課程教學開始前的評價活動稱為()
編寫稿本是幻燈投影教材的編制過程之一。
一般認為,()是把一般系統(tǒng)理論的基本概念、系統(tǒng)方法的基本原則以及行為科學的基本原理加以綜合,創(chuàng)造中一種程序化的、操作性強的教學系統(tǒng)方法,開發(fā)出可以用于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或路徑。
一般說來,在波形音頻采集時,()越高,聲音的失真越小。
教學策略設計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選擇最恰當?shù)拿襟w運用于教學。
.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使用方便、中頻特性好,常在教室中使用的話筒是()
1950-1960年,我國的電化教育經歷了第一次興衰。
改革開放后,我國十分重視電化教育的應用研究,提出“三深入”,即深入學科、()、和深入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