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知識的闡述與教學過程的設計相結合
B.重視知識的應用,加強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社會問題的關系
C.課程目標的全面性
D.把學生的活動作為重要內容納入課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世界圖解
B.教育發(fā)展
C.人的教育
D.愛彌兒
A.教育能夠提高生產力
B.教育對人的智力發(fā)展有重大作用
C.教育對社會發(fā)展有促進作用
D.教育能促進人的差異化發(fā)展
A.制定全國統(tǒng)一嚴格的“國家教師資格”標準
B.努力培養(yǎng)少數民族教師
C.加強師范生文理科基礎課程的學習
D.建立三級教師資格制度
A.洛克
B.盧梭
C.斯賓塞
D.巴班斯基
A.赫爾巴特
B.蘇霍姆林斯基
C.蒙臺梭利
D.福祿倍爾
最新試題
蘇聯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最為宏觀的特點是()
德國19世紀的柏林大學與17—18世紀新大學運動中的哈勒大學和哥廷根大學,最根本的不同之處是()
贊科夫的“促進一般發(fā)展”的教學理念直接有助于促進蘇聯()
下列關于《史密斯-休斯法》與《阿斯蒂埃法》的不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西爾伯曼在1970年發(fā)表的《教室里的危機》一書中說:“改革派學者忽視了以往的經驗,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教育改革的經驗。他們不理解他們所涉及的問題幾乎都曾被他早已闡述過了;也不知道他們想搞的工作,都曾被他早就闡述過和搞過了?!边@里的他指()
下列不是“臨時教育審議會”(簡稱“臨教審”)的貢獻的是()
下列關于20世紀蘇聯教育的鐘擺現象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下列教育家中,不具有集體主義教育思想的是()
蘇聯在20世紀50年代再次開啟重視勞動教育的新一輪教育改革,這次改革的最根本的特點是()
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教育領域出現了“教育荒廢”現象,表現為兒童惡作劇、逃學、行為不良、校內暴力、家庭暴力,以及由于激烈的考試競爭,出現所謂問題教師,學校出現大量的體罰和變相體罰。為解決這一問題,日本政府出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