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柱下樁基承臺如圖所示,柱截面尺寸為800mm×600mm,承臺采用C40混凝土(fT=1.71MPa),承臺頂面僅承受柱傳來相應于荷載的基本組合時的軸壓力值F。取承臺板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50mm。
承臺變階處A1-A1截面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kN)最接近下列()項。
A.1400
B.1600
C.1800
D.190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某建筑工程采用打人式鋼筋混凝土預制方樁,樁截面邊長為400mm,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設計布置A、B、C三樁,工程樁施工完畢后,檢測發(fā)現(xiàn)B樁有嚴重缺陷,按廢樁處理(樁頂與承臺始終保持脫開狀態(tài)),需要補打D樁,補樁后的樁基承臺,如圖所示。承臺高度為11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fT=1.57N/mm2),柱截面尺寸為600mm×600mm。取承臺的有效高度h0=1050mm。按《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作答。
已知βhp=0.975,補樁后承臺在D樁處的受角樁沖切的承載力設計值(kN)最接近下列()項。
A.1170
B.1300
C.1400
D.1500
某建筑工程采用打人式鋼筋混凝土預制方樁,樁截面邊長為400mm,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設計布置A、B、C三樁,工程樁施工完畢后,檢測發(fā)現(xiàn)B樁有嚴重缺陷,按廢樁處理(樁頂與承臺始終保持脫開狀態(tài)),需要補打D樁,補樁后的樁基承臺,如圖所示。承臺高度為11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fT=1.57N/mm2),柱截面尺寸為600mm×600mm。取承臺的有效高度h0=1050mm。按《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作答。
已知βhp=0.975,補樁后承臺在A樁處的角樁沖切的承載力設計值(kN)最接近下列()項。()
A.1900
B.2100
C.2300
D.2500
某建筑柱下樁基,由上部結構傳至樁基承臺頂面處相應于荷載的基本組合的內力值為:F=6600kN,MX=My=900kN·m,柱基獨立承臺下采用400mm×400mm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樁的平面布置及承臺尺寸,如圖所示。承臺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800mm×800mm,居承臺中心位置。承臺用C40混凝土(fT=1.71N/mm2),取h0=1050mm。承臺及承臺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取20kN/m3。荷載的基本組合由永久荷載控制。按《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作答。
角樁對承臺的沖切計算時,承臺的受沖切承載力設計值(kN)最接近下列()項。
A.2800
B.2500
C.1900
D.1500
某建筑柱下樁基,由上部結構傳至樁基承臺頂面處相應于荷載的基本組合的內力值為:F=6600kN,MX=My=900kN·m,柱基獨立承臺下采用400mm×400mm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樁的平面布置及承臺尺寸,如圖所示。承臺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800mm×800mm,居承臺中心位置。承臺用C40混凝土(fT=1.71N/mm2),取h0=1050mm。承臺及承臺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取20kN/m3。荷載的基本組合由永久荷載控制。按《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作答。
柱對承臺的沖切計算時,承臺的受沖切承載力設計值(kN)最接近下列()項。
A.8800
B.9200
C.9800
D.10500
最新試題
承臺Ⅱ-Ⅱ截面的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設計值(kN)最接近下列()項。()
確定角樁對承臺的沖切時,承臺的抗沖切承載力(kN)最接近下列()項。
承臺Ⅰ-Ⅰ截面的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設計值(kN)最接近下列()項。()
該工程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細中砂層土初步判別認為需進一步進行液化判別,土層厚度中心A點的標準貫入錘擊數實測值N=6。試問,當考慮地震作用,按《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計算樁的豎向承載力特征值時,細中砂層土的液化影響系數最接近下列()項。
承臺變階處A1-A1截面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kN)最接近下列()項。
假定,柱只受軸心荷載作用,相應于荷載的標準組合時,原設計單樁承擔的豎向壓力均為745kN,假定承臺尺寸變化引起的承臺及其上覆土重量和基底豎向力合力作用點的變化可忽略不計。補樁后此三樁承臺下單樁承擔的最大豎向壓力值(kN)最接近下列()項。()
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下列()項。
該建筑物屬于對水平位移不敏感建筑。單樁水平靜載試驗表明,當地面處水平位移為10mm時,所對應的水平荷載為32kN。已求得承臺側向土水平抗力效應系數ηι=1.35,樁頂約束效應系數η=2.05。當驗算地震作用樁基的水平承載力時,沿承臺長邊方向,群樁基礎的基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RH(kN)最接近下列()項。提示:sA/d<6。()
由承臺形心到承臺底邊距離范圍內板帶的彎矩設計值M2(kN·m)最接近下列()項。
當樁身采用構造配筋時,取,按樁身強度確定的樁頂軸向力設計值N(kN)最接近下列()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