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40,30mm
B.C40,25mm
C.C30,35mm
D.C30,25mm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
B.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構件,其縱向受力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
C.需進行疲勞驗算的構件,其縱向受拉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也不宜采用焊接接頭
D.當受力鋼筋的直徑大于25mm時,不宜采用綁扎搭接接頭
A.保證受壓鋼筋在構件破壞時能達到其抗壓強度設計值
B.防止受壓鋼筋壓屈
C.避免保護層剝落
D.保證受壓鋼筋在構件破壞時能達到極限抗壓強度
A.滿布荷載法:活荷載同時作用于所有梁,求出支座和跨中彎矩直接用于內力組合
B.分層組合法:以分層法為依據,對梁只考慮本層活荷載最不利布置;對柱彎矩僅考慮上、下層活荷載影響;對柱軸力,必須考慮該層以上相鄰梁布置活荷載
C.最不利荷載位置法:根據框架截面指定內力的影響線確定活荷載最不利布置
D.分跨計算組合法:活荷載逐層逐跨單獨布置,分別計算內力,最后組合最不利內力
A.混凝土應力減小,鋼筋應力增大
B.混凝土應力增大,鋼筋應力減小
C.混凝土應力減小,鋼筋應力減小
D.混凝土應力增大,鋼筋應力增大
A.都屬于塑性破壞
B.都屬于脆性破壞
C.適筋梁、超筋梁屬脆性破壞,少筋梁屬塑性破壞
D.適筋梁屬延性破壞,超筋梁、少筋梁屬脆性破壞
最新試題
某小偏心受拉構件,截面為250mm×200mm,對稱配筋,每側配置420。在進行裂縫寬度計算時,‰采用《混凝土規(guī)范》公式(8.1.2-1)計算,其中的。這里的Azs,規(guī)范解釋為"受拉區(qū)縱向非預應力鋼筋截面面積",由于小偏心時全截面都受拉,是不是Azs應取為820?公式中還用到σssk,,8.1.3.1條對Azs的解釋為"對偏心受拉構件,取受拉較大邊的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感覺兩個Azs的含義好像不同。如何理解?
題2中,若Nk=142kN,ψ=0.75,則最大裂縫寬度wmax最接近于()mm。
若已知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ψ=0.825,則該梁的短期效應剛度最接近于()kN·m2。
《混凝土規(guī)范》表11.4.17中根據軸壓比確定λv時,是取實際的軸壓比還是軸壓比限值?
如何理解《荷載規(guī)范》附錄B中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的確定方法?
若ρte=0.08,荷載效應標準組合的軸向拉力Nk=192.96kN,則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ψ最接近于()。
對《荷載規(guī)范》的4.1.2條第2款有兩個疑問:(1)表4.1.2下注中的"樓面梁"如何理解,是主梁還是次梁?(2)"第1(2)~7項應采用與其樓面梁相同的折減系數"如何理解?我認為有兩種可能:①當從屬于墻、柱、基礎的那部分荷載面積超過50m2時取折減系數為0.9;②統(tǒng)一取折減系數為0.9?!逗奢d規(guī)范》的4.1.2條第2款原文如下:2設計墻、柱和基礎時的折減系數1)第1(1)項應按表4.1.2規(guī)定采用;2)第1(2)~7項應采用與其樓面梁相同的折減系數;
《混凝土規(guī)范》的7.5.8條,規(guī)定h0取斜截面受拉區(qū)始端的垂直面有效高度,請問,這個起始端的位置在哪里呢?從圖7.5.8中看好像起始端離變截面處有一段距離。
若已知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值Mlk=100kN·m,則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ψ最接近于()。
假設柱的受壓區(qū)鋼筋為320,其余條件同題,則按非對稱配筋進行設計的受拉區(qū)鋼筋計算面積最接近于()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