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心理模仿
B.生物本能
C.人的理性
D.生產勞動
A.夸美紐斯和《大教學論》
B.赫爾巴特和《普通教育學》
C.洛克和《教育漫話》
D.杜威和《民本主義與教育》
A.交往焦慮
B.上學焦慮
C.考試焦慮
D.課堂焦慮
A.認知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復述策略
A.內向與外向
B.順從與獨立
C.理智、情感與意志
D.A型與B型
最新試題
下課之后,邱老師會將課程實施地真實情況與課程計劃進行對比,符合程度高,邱老師便會認為本課程實施地較為成功。邱老師在課程實施方面偏向()。
在小學體育課上,李老師教給學生太極拳動作之后,讓學生一遍又一遍的操作,以掌握太極拳動作的基本要領。這種教學方法是()。
簡述文獻查閱對教學研究的作用。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經典啟蒙教材,直至今日,我們仍能看見許多小學生學習《三字經》。這說明教育具有()。
下列表述中,教師處理學生意外事故操作正確的是()。
小明填寫古詩詞的時候,明明背的很熟的古詩詞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他很迷惑,為什么會遺忘呢?小明遺忘的原因可能是()。
小七這次期末考試的數學成績很不理想,感覺太丟人,都不好意思回家。這種情感屬于()。
在中世紀的西歐,大學開設的基礎課程主要是“文科七藝”,“七藝”又分為“三科”和“四藝”,“三科”是分別是語法、修辭和邏輯;“四藝”則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按照課程的組織方式劃分,“七藝”應屬于()。
臨近期末,張老師要編制一套試題來測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他選題的依據是()
為了能在演講比賽上脫稿演講,小明將演講稿讀了8遍發(fā)現自己剛好會背,要想記憶效果更牢固,小明一共需要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