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膨脹性水泥
B、橡膠圈
C、青鉛
D、石棉水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法蘭
B、對夾
C、青鉛
D、焊接
A、1
B、1.5
C、2
D、2.5
A、旋啟式
B、阻緩閉式
C、多功能水泵控制閥
D、以上均正確
A、法蘭
B、焊接
C、承插口
D、對夾
A、排氣閥
B、泄水閥
C、止回閥
D、閥門
最新試題
某地區(qū)綜合污水定額為200L(人?d),居民生活污水定額為180L/(人?d),該地區(qū)總人口為10000人,則該地區(qū)設計綜合生活污水流量最接近哪項數值?()
某城市污水處理廠選用SBR 工藝,平均日污水量為1.2萬m3/d,日變化系數K為1.2,進水BOD=200mg/L,要求出水BOD≤10mg/L,SBR 工藝污泥負荷為0.1kgBOD/(KgMLSS·d),采用2組共6池,超高0.5m,充水比為0.2,MILSS 為4000mg/L,沉淀時間1h,排水時間1.2h,閑置時間0.2h,求單池池體有效容積()m3
某制藥企業(yè)日排酸性廢水360噸,含鹽酸濃度0.02g/L,要求出水pH 值6~9,擬在池容400m3調節(jié)池內投加含有效CaO60%~80%的生石灰進行中和,求生石灰的最小用量最接近下列哪項數值?()
某城鎮(zhèn)水廠新建一座顆?;钚蕴课綖V池,炭濾層厚160mm,單水沖洗膨脹后濾層厚2000mm?;钚蕴窟x用吸附孔容積為0.65mL/g 的大孔煤質破碎炭,容重507.3kg/m3,真密度ρz =0.89g/cm3。假定活性炭濕水后滲入顆粒內部的毛細水充滿吸附孔不再流出,濕水前后活性炭顆粒體積不發(fā)生變化,水的密度ρ=1.0g/cm3,則按理論計算,單水沖洗濾料層處于流態(tài)化時的水頭損失()m
某公司6層綜合樓為其24小時連續(xù)生產線配套服務,職工倒班時間按生產線工段運行需要各自安排。一層為職工食堂,二至六層為職工倒班宿舍。食堂24小時供應餐食,廚房內設有10個洗滌池,每個池子的額定流量為0.2L/s;餐廳內設有10個職工洗碗水嘴,每個水嘴額定流量0.15Ls;至六層職工倒班宿舍每層設有一處公用盟洗衛(wèi)生間,每層設盥洗槽水嘴10個,每個給水額定流量0.2L/,大便自閉式沖洗網5個,每個給水額定流量為1.2L/s.該建筑一層由市政給水壓力直接供水,二至六層由疊壓變頻給水設備加壓供水,該綜合樓建筑的給水引入管的生活給水設計秒流量應為下列選項中的哪項?()
某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采用逆流機械通風冷卻塔,冷卻塔進水溫度37℃,出水溫度32℃,當地設計干球溫度31℃,設計濕球溫度29℃。該冷卻塔的冷卻效率是下列哪項?()
某城鎮(zhèn)水廠規(guī)模2500m3/d,送水泵房原設計最大供水量為1300m3/h,因高峰時期部分地區(qū)有水壓及水量不足的問題,故在管網系統(tǒng)中增設了調節(jié)水池泵站。在用水高峰時,調節(jié)水池進水量為50m3/h,調節(jié)水池泵站向供水管網系統(tǒng)供水250m3/h。則本管網系統(tǒng)供水時變化系數為下列哪項?()
某污水廠擬設計2座重力濃縮池濃二沉剩余污泥況,進入濃縮池的總污泥量為4000m3/d.含水率為99.4%,濃縮后污泥含水率達97%,問下列濃縮池直徑的設計數據哪個最經濟合理?()
某多層快捷酒店設全日制集中生活熱水系統(tǒng),系統(tǒng)不分區(qū),采用上供下回的干、機械循環(huán)系統(tǒng),換熱器出水溫度60℃,配水管網末端溫度為55℃,回水溫度50℃。設計時用水量為10630L/h(60℃),問該系統(tǒng)回水總管管徑最小為下列哪項?()(冷水溫度按10℃計算,各水溫的密度見表)
北京某5層酒店共有客房120間(每間按2床計),設有坐便器、洗臉盆、淋浴器、浴缸。擬采用太陽能直接供熱、電輔熱的方式制備生活熱水。供水系統(tǒng)采用24h全日制機械循環(huán)集中熱水系統(tǒng),供水溫度60℃,回水溫度50℃,太陽能集熱器布置在酒店屋面,安裝方位南偏東40°,按全年使用設計,安裝傾角為當地緯度。根據屋面情況并按照無遮擋及安裝檢修要求,實際布置的集熱器總面積為300m2,該酒店實際設置的太陽能集熱器面積占所需集熱器面積的百分數是下列哪項?()(有關參數:熱水定額(60℃)最高日為150L/(床·d),平均日為120L/(床·d),最冷月平均水溫按4℃計,年平均水溫按22℃計。太陽能保證率取0.6,集熱器平均集熱效率取0.45,同時使用率取0.7,集熱系統(tǒng)熱損失率按20%計,年平均日輻照量17220kJ/(m·d),60℃熱水密度ρ=0.9832kg/L,50℃熱水密度ρ=0.9881kg/L,22℃冷水密ρ=0.9978kg/L,4℃冷水密度ρ=1.000kg/L)